發(fā)電企業(yè)碳履約成本傳導機制:碳市場與綠證市場的銜接

文章來源:興業(yè)研究碳交易網2025-08-05 10:40

在《發(fā)電企業(yè)碳履約成本傳導機制:背景與框架構想》一文中,我們研究分析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碳市場)有序提高有償分配配額比例的情況下,發(fā)電企業(yè)碳排放履約成本潛在傳導機制。未來,隨著碳市場中發(fā)電企業(yè)有償配額占比逐漸提升,火電發(fā)電成本也將隨之提高,一旦火電電價上漲,對綠電/綠證的需求也將產生積極影響。在此背景下,綠證和碳市場的關系將變得緊密,兩個市場的銜接將成為重要議題。
 
綠證是我國可再生能源電量環(huán)境屬性的唯一證明,是認定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消費的唯一憑證。綠證在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服務能源安全保供和綠色低碳轉型方面重要性日益增強。目前,綠證消費的驅動力主要來政策要求,以及供應鏈要求和企業(yè)體現社會責任。而綠證和碳市場目前尚未有實質性銜接,一方面因為重點排放單位電力間接排放不再納入全國碳市場管理范圍;另一方面在碳排放核算上,市場化交易綠電/綠證對應的電量暫未視為零排放。但隨著綠證與碳核算和碳市場管理銜接機制日益理順,碳市場逐步實施有償分配后,綠證市場與碳市場的銜接意義進一步加強。
 
現階段,綠證市場與碳排放市場銜接還存在一定瓶頸,主要體現在:一是綠證價格碳價間存在“價差”。目前,碳排放權價格顯著高于對應(環(huán)境權益)綠證的價格,兩個市場存在套利空間。二是市場覆蓋范圍存在差異,包括在覆蓋企業(yè)、覆蓋碳排放范圍、交易對手等層面上。三是主管部門存在差異。需建立相應的數據共享和電網排放因子修正等機制。四是市場規(guī)模存在差異。碳中和進程中,碳排放總量將逐漸減少,而綠證供給量將逐漸增加。
 
為促進碳市場與綠證市場的銜接,可考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構建“專屬”綠證市場,用于與碳市場進行銜接。類似于自愿碳市場(CCER)的角色,重點用能企業(yè)/排放企業(yè)可通過購買“專屬”綠證進行對應比例的電力排放的“間接履約”。相應的,該部分電力不再承擔發(fā)電企業(yè)碳履約成本的傳導。“專屬”綠證市場的可再生能源項目類型應有所限制,優(yōu)先考慮示范性較強、技術前沿、盈利能力較弱的項目,例如綠電直連項目。數量上應與碳市場發(fā)電企業(yè)有償碳配額對應發(fā)電量相匹配,以解決綠證市場和碳市場潛在規(guī)模差異的問題。此外,由于火電企業(yè)無法獲得綠證收益權,因而可設置火電企業(yè)有償配額配套抵免機制,根據“專屬”綠證的購買量減少火電企業(yè)有償配額的額度,解決傳導機制的“堵塞”。
 
二是加速構建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減排方法學,明確CCUS項目減排量可納入CCER或直接進行自身排放量的抵免?;痣娛荂CUS技術應用潛力最大的行業(yè),盡早開發(fā)行業(yè)CCUS減排方法學,可加速技術的應用和創(chuàng)新。
 
三是應明確企業(yè)購入綠證的成本以及電價傳導的額外成本可算作企業(yè)碳履約的成本。歐盟碳邊境調節(jié)機制規(guī)定出口產品在生產國的碳履約成本可進行對應金額的抵免。為此,應推動綠證、差別化電價等企業(yè)額外支出成本納入實質性碳排放履約成本核算,并推動國際互認。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qū)市分站:(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凇?/span>【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fā)改委 生態(tài)環(huán)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huán)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4055651號-1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